《强军文化论》论的是大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整体素质,理解文化首先应摆脱类似‘文化就是文化知识’‘文化就是文学艺术’‘文化就是文娱活动’这样的简单认识。”如此立论,高屋建瓴,抓住了实质。国际军棋
如果说武器装备是军队的肌肉的话,那么文化则是军队的灵魂和骨头。
江永红 强军文化 1、强军文化的特征与落脚点 《强军文化论》论至今日,已经基本揭示出强军文化的规律性特征。 ——价值观是强军文化的核心。两军对垒,拼的不仅是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而且还有价值观的较量。许多战争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价值观的战争。军人价值观的内容说丰富很丰富,说简单很简单,就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编辑部文章引用了秦基伟将军的话:“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它既是敌我双方军力的较量,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决定战斗意志、牺牲精神的是价值观。金一南在《胜利的刀锋》中讲了杨靖宇最后与叛徒的对话,叛徒赵廷喜见杨靖宇已孤身一人,冻饿交迫,朝不保夕,劝他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回答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他们虽然没用价值观这个词,却在进行两种价值观的较量。国际军棋 ——忠诚是强军文化的灵魂。金一南在《胜利的刀锋》中用张国华带领18军进藏壮举诠释了什么叫忠诚。忠诚,就是任何情况下坚决听党指挥毫不动摇。听党指挥不仅是纪律问题,更是忠于信仰的问题。诚如编辑部文章所说,“不管有人多么位高权重,只要反党图谋一旦暴露,就将陷入孤立,连一个警卫员都拉不走”。 ——传统是强军文化的根脉。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传统,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制胜法宝。习主席把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放在古田召开,与11位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一起吃“红军饭”,要求与会者“要带头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带动部队官兵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持老红军本色。”金一南的《胜利的刀锋》、唐栋的《文化人格的较量》、王树增的《长征文化与文化长征》、余爱水的《强军当有高度文化自信》等对此都有比较精辟的论述,尤其是罗益昌的《源自岁月深处的叩问》,对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张西南的《战歌:激荡灵魂的声音》论述了战歌创作如何继承发展的问题,颇有新意。国际军棋 ——忧患意识是强军文化的底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无不如此。刘亚洲在《走出甲午迎接变革再创辉煌》中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时刻不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有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不愧是现代版的“警世恒言”。我从而想到美军的一句箴言:“美国处在战争之中。”美军的忧患意识,此言已蔽之。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不是亡在歌舞升平之中。“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南宋君臣都沉浸在苟安文化之中时,主战的岳飞非被杀头不可。 (责任编辑:国际军棋强军文化创始人张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