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斌在工作中。陈双维摄
本报记者 丁海明 特约记者 韦存韧 李明日 龚晓斌是军人,但他更多的时候是穿工装而不是穿军装。 龚晓斌是第二炮兵某工程团一名拥有15年兵龄的四级军士长,但他和许多战友一样,没到过自己的团部。 龚晓斌是一名士兵,但他是导弹阵地上响当当的“测绘专家”、“工程师”、“革新尖兵”…… 作为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工兵,他没见过多少导弹,与他打交道的是人迹罕至的大山。在大山深处,他攀登、丈量、测绘,为不曾见过的导弹开山问路、凿洞筑巢、建设阵地。 第二炮兵战斗序列中,工兵,不是导弹腾空辉煌一刻的主角。在这辉煌一瞬之前,他们踏遍青山,为飞天神剑寻找大地坐标;当这辉煌一瞬到来之时,他们已经走进了下一座大山…… 一名“士兵测绘员”与莽莽幽谷深山 龚晓斌所在的部队,提起来鲜为人知,说起来令人刮目——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基地、第一个导弹阵地……这支部队参与承建的这些工程,是新中国优秀建筑史册的闪亮章节,大学建筑系课本里,不时就能翻到他们的杰作。 由于奉命承建的第一个重大国防工程质量卓越,工程代号成为这支部队的永久番号。这支部队的战士,入伍后大都穿上工装,星散至天南海北的工地,团部只是他们心中的一个归属地…… 龚晓斌,在精神气质上很像这支部队。 他从军的14年,正值第二炮兵使命拓展、建设转型的历史机遇期,武器装备发展和未来战争考验,把导弹阵地建设推向了新的时代平台。在这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龚晓斌留下了一名平凡测绘兵的非凡战绩——完成10余个重点导弹阵地工程测绘任务,测绘控制点近万个,准确测绘上百万组数据。 大国长剑的阵地工程,都在渺无人烟的大山深处。每个阵地开工前,都无房、无电、无路,需要一个精干的小分队做开路先锋,在荒山野岭间开创出施工营地,业内俗称“打前站”。这是个苦差事,更需硬本事,对能担此重任的测绘兵而言,是挑战,更是托付。龚晓斌,是官兵公认的“打前站专业户”。 一年深秋,龚晓斌第8次率小分队“打前站”。 为了找到幽谷深涧、悬崖峭壁上的一个个点位,他和战友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然而,受山地环境影响,部分测绘仪器出现不稳定现象。凭经验,靠毅力,龚晓斌沉着应战,披星戴月,在十次、百次的反复中,把所有数据全部测精测准,无一误差。这一战,他们打得苦、打得长,后续部队进山见到衣衫褴褛、蓬首垢面的他们时,泪光中闪烁着钦敬。 苦,忍着;累,担着;生死考验,挺着;责任使命,扛着。走过了一山又一山,趟过了一涧又一涧,一双铁脚板丈量了多少山川,已经很难准确计算。但龚晓斌和战友们把一个个设计图纸上的导弹阵地,准确无误地敲定大地坐标,开天辟地般打下第一钻。第二炮兵的导弹阵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龚晓斌和他的战友们,可谓一座座大山深处“流水的营盘”上屹立的“铁打的兵”。 一名“士兵工程师”与巍巍导弹阵地 在战略导弹部队的战斗力坐标系中,导弹阵地无疑是经天纬地的焦点。山秀藏书,峰险隐兵,龚晓斌和他的战友们标绘的,是中国战略导弹的军事地理图。 标绘这张图,靠的是烈火真金的硬功。工程部队官兵最懂得这份“使命担当”的分量。 龚晓斌第一个岗位是测绘员。按常规,这个岗位需要专业院校培训、长期实践锻炼方能独立作业,而在龚晓斌的履历中,专业学习时间仅有80天,实习仅有两个月,便独立“走南闯北”了。 然而,这只是他的起点。 身处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第二炮兵工程部队不仅任务重、工期紧、标准高,而且施工装备、模式、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兵素质面临深刻的挑战。 利用测绘贯穿整个施工环节的有利条件,龚晓斌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爆破、掘进等其他工兵专业,向一专多能进军。如今,工兵26门专业,他熟练掌握了23门,会操作6种工程机械装备,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能工兵”。 2005年,某特大型战略工程上马。面对测区面积大、工区隧道多、贯通误差大等难题,龚晓斌经反复勘察、深思熟虑,大胆采取“分区控制、逐个贯通”的方案,把10厘米的误差率牢牢控制在1厘米内,某穿廊的贯通误差仅为6毫米。工程监理惊叹:“这么大的工程,如此小的误差,简直神了!” 龚晓斌随身“三件宝”:卷尺、计算器、小手电。种种工程数据他烂熟于心,种种施工难题他巧手破解。渐渐地,在岩石深处的洞库里,他仿佛成了战友们心中的一盏灯。有他在,大伙儿心里就有底。这几年,他成功破解了岩爆防治等业界公认的“老大难”问题。 2008年3月,因执行任务等原因而多次错过考学、提干机会的士官龚晓斌,被破例调入编制上都是专业技术军官岗位的技术组,成为第二炮兵工程部队第一位战士技术员。对此,没有人觉得奇怪,工程部队上至资深专家,下到普通士兵,人人都由衷地称他“龚工”。 一名“士兵发明家”与漫漫变革征程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浪潮中,第二炮兵工程部队从“人力密集”向“科技效能”转型的步伐紧锣密鼓。 时代呼唤,使命催征,激发着龚晓斌加速能力提升,完成素质转型。 “地下龙宫”隧道密密匝匝、盘根错节,传统的弧线放样法费时费力——是制约弯道施工进度的“瓶颈”。 龚晓斌勇敢地踏上求索之路。稿纸上的推算演绎,施工中的实践检验,不知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兴奋过多少次,也不知实验失败而沮丧了多少回。长夜终见黎明,他创造出了“圆坐标测绘放样”新方法,弯道施工测绘时间缩短了几十分钟,精准度大幅提高。 为表彰他的这一创造,工程团党委决定将这项成果命名为“龚晓斌圆坐标法”。在战略导弹部队工程建设史上,以个人名字命名工程施工方法,龚晓斌是“第一人”。 2005年,某重点工程切口时,口部悬崖高达四五十米,石质风化严重,必须进行锁口喷浆支护,而当时的喷浆机只能喷到10多米高。工程卡壳了! 抱着喷浆管琢磨半天,龚晓斌突生灵感:在喷浆管适当部位增加一个带单向阀的加气管。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装置,使混凝土在管内实现二次接力,喷射高度一下子增加了5倍以上,彻底解决了高扬程喷射混凝土难题。这个仅有100元成本的技术革新,节约施工经费15万元。 优秀的工兵,是“双脚扎在山沟里”的“实干家”;更优秀的工兵,则同时是“双眼长在山顶上”的“思想者”。 2008年4月,上级为某大型洞库工区安装了先进的“移动量测多点位移计”,这是国内最新的岩石监测设备,由中科院有关部门设计研制。龚晓斌在使用中发现,监测仪器存在设计缺陷。经过缜密调研,他起草了一份改进报告提交给中科院。专家充分肯定了改进方案。项目负责人、资深专家董万里给龚晓斌写来亲笔信,称赞他“虽是普通一兵,但视野已超越了兵的范围”。 爱琢磨、肯钻研,使龚晓斌成为一位“战士发明家”。见到凿岩台车钻孔时不易精准控制,他发明出“钻杆红外线截止仪”,1个作业面即可节约钻孔时间1个小时,1个月便可节省经费20万元;闻到施工隧道内空气混浊,他研制出“喷雾降尘装置”,有效降低了浮尘及有害气体……这些年来,他有12项革新成果被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甚为可观。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每一支部队,每一名军人,都应该从今天开始,在自己的阵地上,认真寻找自己的未来战场和未来战场上的自己—— 龚晓斌找到了!神剑问天,他把青春与忠诚写在苍茫大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