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国总工会称,政府未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且严重忽视了工会提出的12点要求,修订《工会法》等政府决策都违背了工人的利益。工人们认为,政府通过的新法律赋予了中央政府在确认劳工组织方面的自由量裁权,实质上消灭了涉及雇员、雇主和政府的雇佣谈判过程。 印度工会秘书长 Tapan Sen 批评莫迪政府通过在主要的制造合同中支持私营企业,从而扼杀了公共部门的工作文化和氛围。 抗议者们提出了提高最低工资和养老金、加强社会保障和失业救助等诉求。工会要求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来保护工人利益,并为无组织的运输部门雇员提供24000卢比(逾340美元)的最低工资。 这次印度大规模罢工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印度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莫迪政府修订《工会法》只是一个催化剂或者导火索而已。 印度工会近日表示,全印度七分之一人口(约2亿)参与了为期两天的罢工活动。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工之一。 全印度基督教会总秘书长John Dayal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行动:这是印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每一个细节都是事先策划好的。在John Dayal看来,这次罢工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发生在大选前夕,而选举将决定总理莫迪的政治命运。
印度大选添悬念 8日晚印度人民院(下院)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为"种姓和宗教中的经济弱势群体"提供10%的教育和政府工作配额,但此举也引起其他"高种姓"族群的强烈不满。 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出现人数如此庞大的罢工活动。2015年9月,印度工会曾掀起1.5亿人参与的全国范围的大罢工,涉及公共交通、城市建设、国有银行等行业。印度工商协会估计,罢工造成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6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两次罢工的诉求很像,抗议总理莫迪提出国企私有化、修改劳动法等改革提议。 自2014年宣誓就职以来,莫迪就以强硬的姿态推进改革。承诺10年内让人民看到"印度世纪"的莫迪却在任内遭遇两次大范围罢工活动,可见其改革之路并不顺利。 总体来说,印度的就业机会较少,劳工市场保守,工作岗位一般是子承父业,或以家族、亲友甚至种姓宗教为标准分配。根据《1947劳资纠纷法》规定,员工数量超过一百人的企业,如果要裁员,必须经过政府同意,并且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审批程序。莫迪上台后,对此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提高就业门槛,允许雇主不经政府允许自行裁员,无疑是动了印度民众的"铁饭碗"。此外,莫迪政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给民众带去"亲财团"而"不顾穷人利益"的印象。 (责任编辑:gjjqzj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