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国际军棋

当前位置: 国际军棋 > 中国棋闻 > 军营棋事 >

著名兵棋专家张国春:铸就“键盘”上的丰碑(2)

时间:2015-10-10 12:50来源:未知 作者:国际军棋创始人、会长 点击:
2005年,西方某军事强国来我国商谈军事交流问题,在提交的不予交流清单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兵棋系统,也称战争模拟系统。作为一种运用计算机模拟实战环境和作战进程从而实施现代战争推演的系统,大型兵棋系统是

2005年,西方某军事强国来我国商谈军事交流问题,在提交的不予交流清单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兵棋系统,也称“战争模拟系统”。作为一种运用计算机模拟实战环境和作战进程从而实施现代战争推演的系统,大型兵棋系统是少数国家掌握的核心机密和制胜利器,一直对外严密封锁。

2007年,军委作出战略决策,赋予国防大学展开全军战略战役兵棋系统的重大攻关任务。核心技术买不到,单纯模仿走不远,依赖引进行不通——严酷的现实告诉大家,这块“硬骨头”比想象中还要难啃。

当时,有人建议依托现有的研发系统改进,省时省力,但这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很难满足部队实战化训练的需要,更不可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张国春和同事们坚定信心:“要自主创新,谋求世界级的重大创新!”

从此,这个热血的团队投入了白加黑、五加二式的工作,累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会儿,饿急了就啃几口方便面……

作为最具分量的核心分系统之一,战场情况报告系统主要是将推演的海量作战数据,迅速转换成指挥员能看得懂的几百种军用格式的战场情况报告。

“系统文件类型繁多,数量巨大,有的报告一份就长达几十页,而且时效性很强,难度相当高。”吴琳回忆说,张国春主动承担起这项“费力不讨好”的任务。

此时,他因过度劳累生了病,领导建议尽快住院,他却咬牙说:“研发刻不容缓,现在没时间住院,能挺住!”

那些天里,张国春和战友们反复斟酌、校对各种报文固定用语,编排各式文字表格混排的模板,最终分系统成功问世,转换出的报告自然、准确、顺畅。

作为主管设计师,他还主动请缨,承担起模型引擎、想定数据查询等重要系统的设计与研发重任。

——模型系统测试第一天就出现近百个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对每一行代码、每一条字段按实战标准编写、校验,20天调试几千条规则和十多万数据,系统终于稳定;

——某型飞机的侦察距离数据,在运行中出现了几十公里的误差。他和同事迅速对成千上万组数据重新一一校对,因为他认为这关系到谁先发现谁、谁先击中谁的致命问题;

——他主动承担实验室保密工作,数百篇论文的审查、数万份资料的拷贝打印、各类设备的维护检查,都由他一个人完成,从没出错……

2010年底,系统在全军性的大舞台上首次亮相,得到广泛认可。10多位院士一致评价:“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甘为人梯,用满满的正能量让使命薪火相传”

“他的身上充满正能量,对有困难的同事总是倾囊相授,影响和帮助了一大批人。”司光亚说。

在一次保障重大演习的系统研发中,测试显示,空军指令总出现问题。“张教授立马放下手头工作,耐心陪着我们做实验,分析每一条指令的反馈,直至解决棘手问题。”战略兵棋系统教研室讲师赵晔回忆。事后,他还主动向年轻同志讲授空军系统指令的操作要领、内部机理等,让大家受益匪浅。

学生丁光照刚进入国防大学读研时,因为没有系统学过编程知识,学起来有点吃力,很担心自己毕不了业。作为导师的张国春手把手传授,从学科最前沿的讲解到逐字逐句修改论文,经常辅导到深夜,手术后还喃喃念叨:“学生……论文……”。最终,小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将所学有效用于部队一线。

12年前,年轻教员荣明在外校读研究生时,遇到体系建模的难题。偶然得知张教授在这方面是权威时,他忐忑地上门求教。“没想到,教授毫无保留,从什么是体系仿真到如何创新体系效能分析,再到传授建模核心算法……很多建设性意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如今已是同事的荣明热泪盈眶。 (责任编辑:国际军棋强军文化创始人张家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